近来许多幼童出现发烧、流鼻水等症状,家长以为是秋冬气温陡降, 罹患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亚大医院儿科医师却发现,2岁以 下儿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2成, 因该病对于早产儿、 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机, 提醒家长切莫轻忽。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林鸿志教授表示, 当孩子因感冒症状来院就医,除了会验A型流感和B型流感以外, 也会协助检验是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根据统计,近一个月来,2 岁以下儿童感染此症的比例大幅上升, 许多家长起初以为小朋友罹患流感或感冒, 其实却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致病。
林鸿志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小于1岁幼儿与大于65岁 老人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将近2/3的幼童于1岁前, 曾感染过此病毒;超过90%的幼儿,在2岁以前曾有2次以上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经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就全世界而言, 呼吸道融合病毒每年造成约6千4百万人感染,甚至约16万人死亡 。
林鸿志介绍,成人或年纪较大的健康孩童, 当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时,症状与一般感冒相似,包括咳嗽、 喉咙痛、流鼻水等,且随著孩子年纪越大,感染概率越低, 严重度也大幅降低;但对于6周至2岁的宝宝,症状会较明显, 出现脱水、喘鸣、呼吸急促或发烧等症状, 且容易造成严重的急性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窒息、昏睡、 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不典型症状。
林鸿志提到, 检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方式是以棉棒取鼻咽的黏液, 进行病毒培养后确诊,治疗上与一般感冒相同, 轻症大多采支持性疗法,以症状治疗为主,包括脱水时补充点滴、 呼吸衰竭合并严重喘鸣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蒸气治疗, 重症患者则需监控血氧浓度,若给予氧气效果不佳, 则需适时使用呼吸器治疗。
林鸿志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虽然感染后会自行痊愈,但仍有少数宝宝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容易产生严重症状的高危险群包括小于六个月的婴儿(特别是上托婴中心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小于35周的早产儿、 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不全(如:先天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者等),和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气喘的孩童。
目前健保针对怀孕周数30周以下的早产儿、 并有慢性肺疾病之早产儿(小于或等于35周)、 一岁以下患有血液动力学上显著异常之先天性心脏病童患有慢性肺病 的早产儿、1岁以下患血液动力学有显著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童,在 1岁以内应1个月施打一次免疫球蛋白单株抗体,最多施打6剂, 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产生严重并发症。
林鸿志建议,民众应适度晒太阳, 有助人体内固醇类物质转化成维他命D, 可减少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概率。
本文由:开云体育 提供